分論點的論證在文章寫作中占了大量篇幅,常規文章的分論點一般有三段或者四段,分論點的論證對考生的日常儲備以及熱點知識儲備要求都是比較高的,同時,還需掌握一些常規的論證方式,才會讓分論點的論證邏輯嚴謹,更加有效。以下是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的兩種分論點的寫作方法供大家學習借鑒。
治理垃圾圍村,需要基層加強創新。【分論點】當前,農村地區也出現垃圾圍村的困境:“白色垃圾”遍地開花、農業垃圾污染土壤和水源、生活垃圾隨意丟棄、牲畜垃圾臭氣熏天……【現狀分析,進行了詳細的舉例】之所以出現上述問題,一方面是因為民眾的環保意識淡薄有關,另一方面與基層治理方式滯后密不可分。【原因分析,從民眾和基層治理方式的滯后兩方面進行分析原因】長此以往,不僅會降低民眾的幸福感,同時,也會影響村容村貌,成為“鄉村振興戰略”實現的“絆腳石”,更不利于把農村的“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影響分析】因此,基層應該加大創新力度,一方面,加大投入,完善垃圾分類回收處理的基礎和配套設施,實現從分類投放到收集,到運輸、到處理的環環相扣。同時也可以采用激勵機制,用可回收垃圾換取生活用品?;蛘卟捎?ldquo;網格化“的管理模式,格長監督,獎罰分明。唯有如此,才能早日破解垃圾圍村困境。【對策總結該段,回扣分論點】
為官者當堅持心系群眾,為民服務的為官之道。【分論點】古有蘇東坡,仕途坎坷,但不管為官在朝,還是流放在野,他都憂民愛民,深入了解群眾疾苦,為民辦實事,辦好事,解難事。積極踐行為民服務的為官之道。【正面舉例,論證分論點】然而,反觀當下,部分官員在實施惠民“十大”工程中,考慮不周全,沒有設身處地,換位思考的為百姓考慮,導致群眾在寒冬中受凍,給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和不變,最終變成民怨工程,沒有堅守以民為本;還有的官員聲稱無公車不下鄉,無視群眾的困難和疾苦,不關心基層人民的訴求和困難。這都會嚴重動搖國家執政之基礎。【反面舉例進行論證】。因此,作為老百姓的父母官,必須心中始終裝著人民,把群眾當家人,把群眾事當家事,切實做好熱愛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回扣分論點】
聲明:本站點發布的來源標注為“中公教育”的文章,版權均屬中公教育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歡迎關注(中公教育申論備考頻道)
掃碼系統刷題,參加每周??即筚?/p>
下載安裝后,點擊“刷題”按鈕即可暢享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
09-27
09-27
09-27
09-26
09-26
09-24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7
09-26
09-26
09-26
09-26
09-26
09-26
09-24
09-24
09-24